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 14:03
发布者:
2025年7月4日下午1:30,吉林吉动文化艺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携手设计与产品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聚焦“动画模型对接衍生品开发的转换与产品高阶渲染的实践操作”的技术交流讲座。本次技术讲座属于学产对接课程2024-2025第二学期引企入校相关活动之一。此次讲座由资深讲师吕晨曦、王舸涵、莫创杰共同担任主讲,活动发布后迅速吸引了设计学院、游戏学院等相关院系师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为师生们带来了动画与衍生品开发领域前沿且实用的专业知识。
整场讲座围绕动画模型对接衍生品开发的全流程及高阶渲染技术展开,三位讲师结合各自深耕领域的经验,系统拆解了核心技术要点。吕晨曦着重讲解了动画模型向衍生品开发转换的关键环节,从模型结构优化(如简化冗余面、适配生产工艺)到尺寸参数调整(匹配不同衍生品类型:手办、潮玩、周边配件等),并以某电影角色模型转换为实体手办的案例,阐述如何平衡艺术还原与生产可行性。王舸涵则聚焦产品高阶渲染技术,分析了渲染效果对衍生品商业价值的影响,强调光影、材质表现与目标受众审美偏好的匹配逻辑。莫创杰补充了跨环节协同的实践经验,通过真实项目案例说明模型师、设计师与生产团队的沟通要点,避免因信息差导致的开发延误——这也是当前动画IP衍生品开发中亟待解决的协同难题。
在实践操作演示环节,三位讲师进行了分工协作展示。吕晨曦现场演示了如何使用专业软件对动画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使其适配3D打印原型制作;王舸涵紧接着将优化后的模型导入渲染软件,调整金属、塑胶等不同材质的参数,实时对比渲染效果,直观呈现“材质参数微调对产品质感的影响”;莫创杰则结合两者成果,讲解如何将渲染图转化为生产标准文件(如标注关键尺寸、材质说明),确保设计意图准确落地。连贯的实操演示让师生们清晰掌握了“模型转换—渲染优化—生产对接”的闭环逻辑,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复杂动画模型的简化策略”“低成本衍生品的渲染方案”“不同生产工艺对模型设计的限制”等问题踊跃提问。三位讲师结合自身项目经历逐一解答:例如针对“小批量定制衍生品的模型优化”,吕晨曦建议采用模块化设计以降低调整成本;王舸涵分享了“用预设材质库提升渲染效率”的实用技巧;莫创杰则提醒同学们关注新兴工艺(如UV打印)对模型设计的新要求。同时,他们共同展望了AI辅助建模与实时渲染技术在未来衍生品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这场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动画IP衍生品开发全链路技术的理解,更搭建了“理论—实践—产业”的沟通桥梁,为设计与产品学院、游戏学院师生提供了贴合行业需求的学习范本,助力我校在动漫游衍生品创新领域的教学与实践融合,进一步浓厚了校园内技术交流与产业对接的良好氛围。
初审:陈晓冉
复审:王一薇
终审:薛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