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7日 08:41
发布者:
2025年8月20日至21日,由设计与产品学院、教务部主办,吉林省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研究中心、设计研究院承办的“促进课程与一流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在我院实验教学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以“创新驱动、产教融合、质量提升”为核心,旨在应对智能时代背景下设计学科面临的转型挑战,推动设计教育向跨学科、科技融合与社会创新方向迈进。
8月20日上午,培训首场活动在B132围绕“课程改革修订”展开。华侨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宋武教授以《人因工学课程体系的创新与重构》为题,和老师们分享如何将人工智能、可持续设计等前沿领域融入课程,构建“设计+科技+人文”复合型课程体系。他强调通过模块化课程设计、优化理论与实践课时分配,加强人机交互设计模块,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与智慧服务需求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随后,吉林省创联企业管理研究院院长李惑然以《设计创新创业实务课程产教融合的深化路径》为题,探讨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模式。他提出通过真实项目驱动、双导师制、校企联合实验室等方式,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推动课程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并融入地域文化、非遗传承等思政元素。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跨学科融合
当日下午,培训进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指导”环节。两位专家与各系系主任及助理在B楼设计研究院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梳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结构,推进“高水准+广维度+强交叉+深融合”的教育理念,打破学科与专业界限,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与学院特色发展水平。
8月21日,培训继续开展学术交流讲座。宋武教授与李惑然院长分别做主题发言,围绕教师能力提升与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培养、行业导师引入、企业实践等议题,探讨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设计与产品学院院长薛文凯主持开场,并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学经验分享与“教师大练兵”活动。
本次培训通过专家报告、专题研讨、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致力于打造开放多元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设计教育的本土化融合与质量提升,为学院发展注入新动能,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对行业前沿的洞察力与教学创新活力。
设计与产品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课程与专业建设,为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设计人才提供持续路径与坚实保障。